9月8日上午,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开幕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投洽会)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盛会之一,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促进双向投资合作的核心平台。
	截至2025年9月第二十五届投洽会开幕,该平台累计促成超过4000亿美元资金进入中国,这一数据体现了中国市场对全球资本的持续吸引力以及投洽会在推动国际经贸合作中的关键作用。
 一、数据来源与历史积累
 根据商务部及福建省人民政府等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投洽会自1987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24届(截至2024年),累计签约项目超过3万个,吸引资金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仅上届(2024年第二十四届)投洽会期间,就有688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协议总投资额达4889.2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历届展会的持续积累,例如2013年至2021年间,投洽会年均签约金额均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部分年份(如2019年)协议总投资额甚至突破8000亿元。
 二、资金结构与行业分布
 1. 外资主导,内资协同
    外资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截至2025年7月,沙特基础工业、埃克森美孚、ABB等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在福建投资外资项目230个,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7%。同时,内资项目也在投洽会上占据重要地位,例如2024年龙岩市投洽会签约的45个项目中,内资项目占比超过60%,涉及有色金属、新材料等本地优势产业。
 2. 高技术产业成为投资热点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中国吸引外资结构持续优化。2025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27.1%、53%、36.2%。典型案例如厦门ABB工业中心绿色微电网项目,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园区50%以上电力供应的绿色化,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4万吨,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标杆。
 3. 区域合作与产业链协同
    投洽会不仅促进国际资本流入,也推动国内区域间的产业协作。例如,河南省2019年投洽会签约项目463个,投资总额4226.6亿元,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和高成长服务业;甘肃省2025年兰洽会签约金额达6500多亿元,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这些项目通过产业链整合,助力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平台功能与国际影响力
 1. 政策发布与投资风向标 
    投洽会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发布窗口。例如,2025年投洽会聚焦“投资中国”“中国投资”“国际投资”三大板块,释放了中国扩大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的明确信号。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投资达1627.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覆盖18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凸显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强劲势头。
 2. 双向投资的桥梁作用
    投洽会不仅是外资进入中国的通道,也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支持。例如,厦门金龙通过投洽会平台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已出口至近150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1-7月,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0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947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
 3. 国际合作深化与全球治理参与  
    投洽会吸引了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参与。例如,2025年英国作为主宾国,派出260多人代表团参会,其累计对华实际投资超过350亿美元,中英双向投资存量均突破320亿美元。此外,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国际组织通过投洽会发布报告、举办论坛,推动全球投资规则的讨论与制定。
 四、未来展望与机遇
 当前,中国正以投洽会为依托,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2025年投洽会首次设置新质生产力展区、公共路演区,并全面升级“云上投洽会”功能,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高效的对接平台。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推进,预计投洽会将继续发挥“金钥匙”作用,吸引更多外资参与中国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发展,同时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提升竞争力。 
我的超级巨星网
投稿Email:cctvjlp@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