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的通知,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将通过“三步走”策略分阶段推进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的通知,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将通过“三步走”策略分阶段推进,结合当前时间(2025年4月17日),以下是政策简明解读:
 一、核心目标与时间节点
1. 三级医疗机构覆盖  
   2025年底:原试点省份(如福建、安徽、广东等)需确保30%以上三级工伤协议医疗机构支持跨省结算;新纳入省份至少实现1家机构覆盖。  
 2026年底:原试点省份覆盖率提升至50%,新纳入省份达30%。  
2030年(“十五五”末):全国所有三级工伤协议医疗机构全面接入系统。
2. 康复与辅助器具机构覆盖  
    2026年底:各省50%以上相关机构支持跨省结算。  
    2030年:实现100%覆盖。
 二、重点推进方向
专科医疗机构优先:职业病、骨折、烧伤整形等专科协议机构将优先接入系统,以满足工伤职工专项医疗需求。  
简化备案流程:推广“一地备案、全省互认”模式,减少重复手续(如甘肃省已实现跨市州转诊无需二次备案)。
 三、实施基础与技术支持
1. 试点经验  
   2024年试点验证了跨省结算的可行性(覆盖福州、厦门等城市),职工可通过社保卡直接结算住院、康复及辅助器具费用。  
2. 技术支撑  
    多地实现省级系统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支持线上备案、实时结算,职工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协议机构。
 四、对职工的实际影响
1. 减轻负担:异地就医无需垫付资金,直接结算缩短报销周期(如甘肃试点后报销周期从1个月缩短至实时)。  
2. 就医选择扩大:未来可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优质三级医院或专科机构治疗。  
3. 备案便利:通过APP或小程序线上备案,备案后直接刷社保卡结算。
 五、当前阶段重点(2025年)
 原试点地区:加速推进30%以上三级医疗机构接入,优先覆盖职业病等专科机构。  
 新纳入地区:确保至少1家医疗机构完成系统对接,重点保障异地就医高频需求。  
职工操作:关注本地医保局通知,及时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办理备案。
 总结  
该政策通过分阶段覆盖和专科优先策略,逐步解决工伤职工异地就医难题。当前(2025年4月)已进入实施第一阶段,建议职工及时备案并查询协议机构,医疗机构需加快系统对接,确保政策落地。
	
	
	

